纪念白求恩读后感及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5-02-17 16:53:49来源: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
当我再次捧起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大夫那伟大的形象又一次在我心中清晰浮现。这篇文章虽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无尽的精神力量,每一次阅读都让我深受触动。
白求恩,这位来自加拿大的医学博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他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不顾战火纷飞、环境恶劣,毅然决然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事迹,体现出的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在现实生活中,白求恩精神有着深刻的启示。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虽无需像白求恩那样直面枪林弹雨,但在各自的岗位上,同样需要这种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我们应像白求恩对待医学事业一样,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认真负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在与人相处时,要以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为榜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积极传递温暖与正能量。
白求恩精神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当每个人都能秉持这种精神,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无论是抗击疫情时医护人员的逆行出征,还是抗洪救灾中救援人员的冲锋在前,他们身上都闪耀着白求恩精神的光芒。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的真谛。
读完《纪念白求恩》,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努力践行白求恩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更多的人奋勇前行。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 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事迹,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 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把握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 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情感基调。
-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 教学难点
- 理解文章中高度概括、富有哲理的语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 引导学生将白求恩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 导入(5 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视频,展示当时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场景。然后提问: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许多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战,大家知道有哪些人吗?由此引出白求恩,导入新课《纪念白求恩》。
- 背景介绍(3 分钟)
- 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国籍、职业、来到中国的原因以及他在中国的主要贡献。重点强调他为救治中国伤员,在艰苦环境中不懈努力,最终牺牲在中国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对白求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文章写了白求恩的哪些事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文章主要写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及他以身殉职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高度赞扬和深切悼念之情。
- 精读课文,理清结构(15 分钟)
-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 提问: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引导学生分析每部分中运用的论据,明确议论文中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
- 品味语言,体会特色(15 分钟)
-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如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等,从修辞、句式等角度进行赏析。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和蕴含的哲理。
- 教师总结:文章语言简洁凝练,富有感染力,运用了排比、双重否定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精神的高度赞美。
- 拓展延伸(10 分钟)
-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当今社会,白求恩精神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白求恩精神?
-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让学生明白白求恩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 课堂小结(5 分钟)
- 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白求恩为榜样,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布置作业(2 分钟)
-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 以 “我身边的白求恩” 为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作文,记录身边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和事。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
六、教学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 国际主义精神(论点)
- 事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
- 对比:不少人 vs 白求恩
- 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
- 现状: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
- 号召学习(结论)
- 五个 “一个…… 的人”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