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首次展露真容: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24-09-23 16:41:01来源:
2024年6月,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带回了1935.3克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经过近三个月的精心处理与封存,这些来自月球远古时期的“信使”终于完成了它们的解封,首次在公众面前展露真容,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月球科学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月球样品实验室中,嫦娥六号的月背样品被小心翼翼地分装到了10个特制的玻璃器皿中,每个器皿中大约装有150克样品。这些样品不仅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新里程碑,也填补了人类月球背面研究的历史空白。

与嫦娥五号从月球正面带回的样品相比,嫦娥六号的月背样品在颜色和矿物成分上呈现出显著的不同。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介绍,嫦娥六号的月壤样品中含有更多的白色物质,包括长石矿物和玻璃碎片,使得整体颜色看上去比嫦娥五号的样品要浅。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月球背面与正面在地质特征上的不同,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月球早期演化、背面火山活动和撞击历史的重要线索。

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撞击坑边缘,这里是月球最古老的陨石撞击坑之一,对于研究月球形成乃至太阳系的演化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嫦娥六号带回的样品中,不仅包含了记录采样点火山活动历史的玄武岩,还混合了来自其他区域的非玄武质物质,这些样品的复杂性进一步揭示了月球背面物质组成的多样性。

此外,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密度较低,表明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样品的粒径呈现双峰式分布,暗示了样品可能经历了不同物源的混合作用。这些特征不仅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也为理解月球背面与正面地质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随着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成果将陆续发布。据悉,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胡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杨孟飞等专家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已经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了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首篇研究论文,详细阐述了返回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月球背面研究的历史空白,也为人类探索月球乃至宇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