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漂泊近半世纪后成功寻亲:靠腊肉和折耳根锁定四川 曾怕家人不认自己
发布时间:2025-02-19 11:11:02来源:
2 月 16 日,漂泊了快半个世纪的杨海军终于找到家了。
1978 年的一天,年仅 8 岁的杨海军命运突转。坐上一辆客车后,他先后三次被拐卖。他拾荒、流浪,从安徽到四川,只为找到自己的家。他也曾登上央视寻亲节目,却依然一无所获。
这是杨海军对爱人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的打气。如今,在志愿者和好心人的帮助下,杨海军的苦寻有了结果。回家当天,杨海军便吃了汤圆。
3 年后,四川小男孩离家被拐
杨海军的故事是曲折的。
已经记不起年轮的杨海军,根据亲人们的回忆,自己的出生年份应该在 1970 或 1971 年。
约 5 岁时,杨海军父母离婚,母亲带着自己和妹妹,改嫁到另一个家庭。在这个家庭中,后爸虽未苛待,但后奶奶嫌弃杨海军兄妹,时常不给肉吃。有一次,杨海军扒拉了几口青菜下面的肉,就挨了一顿打。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三年。
1978 年的一天,年仅 8 岁的杨海军带着妹妹上街买弹珠。他让妹妹原地等待,自己去买,但谁知却一去不返。等到天黑还没见哥哥身影的郭丽英,哭着跑回了家。
多年后,回忆起那天场景,郭丽英(音)仍历历在目:“那个时候我只有 4 岁,但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我哭得特别伤心,因为哥哥对我特别好,虽然个子小,但总会背着我到处走。”
那天,杨海军随意登上了一辆路边的客车,随着客车的前行,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得陌生。当夜幕降临,客车抵达终点,他站在陌生的车站,周围没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此时,一对陌生男女对独自一人的杨海军说:“我带你去找爸爸妈妈。”
杨海军跟着这对男女上了火车。在火车 “哐当哐当” 的行驶声中,看着窗外一个个隧道闪过,杨海军渐渐睡着了。
而等他再次醒来后,杨海军已经身处在了安徽省蚌埠农村的一个家庭里。
他,被拐卖了。
三次被卖,“逃跑时被抓回”
靠腊肉和折耳根唤醒家乡记忆在冯家,始终惦念家人的杨海军总是逮着机会往外跑,但又总会被抓回去。“有一次,冯家人出来追我,我拼命跑,最后还是被抓回去了。” 就这样,杨海军在反复逃跑反复被抓几次后,冯家人觉得 “养不熟”,就把杨海军卖给了自己的小舅子;谁知,杨海军又很快被送了回来,理由是 “不适应这边的生活”。
杨海军回来没多久后,冯家养父因意外去世,负担不起多个小孩开支的冯家,又将杨海军送去了隔壁村的崔家。崔家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养女。杨海军被改名为 “崔北平”,但大家还是叫他 “小军”。“喊我小崔我都不理,我就叫小军。”
一次偶然,村里几个四川的娘娘带来的腊肉和折耳根,唤醒了杨海军沉睡已久的记忆。那熟悉的味道,让他确定自己来自四川。虽然知道了自己是四川人,但四川那么大,杨海军又还那么小,他的寻亲路注定是坎坷的。
十来岁开启流浪寻亲生活
有好心人给了 9 万块,又全被骗走在崔家的一两年中,杨海军仍然经常跑出去找家,每次弄得一身脏回来。“我的养母每次都会从上到下给我洗干净。” 但时间长了,崔家也觉得杨海军以后也 “靠不住”,于是就给了他两块钱,让他自己去找家。就这样,当时大约才 12 岁的杨海军,开启了长达 40 年的流浪寻亲生活。
因为没有钱,杨海军走不远。为了生存,杨海军只得跟着蚌埠的流浪汉们一起拾荒,捡垃圾赚钱找家。后来,杨海军也去过很多地方,干过很多活。因为不识字,他只能做一些苦力、打点小工,下矿、去工地、给大排档老板卖羊肉串;他居无定所,火车站、桥洞、路边都曾是他的栖身之所。一赚到钱,杨海军就跑去四川找家;没钱了,又回到安徽挣钱。
寻亲路上,杨海军也报过警,希望能通过警方找到家人,但也一直未能如愿。不过,杨海军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在温州打工时,一个老板得知他寻亲的艰辛后,在他离开时给了他一个包裹,说是吃的。可当杨海军打开包裹后,里面却有足足九万块钱。
但这些钱,很快又被骗走了。“当时有个人骗我说带我去找家,当晚他订了个旅馆休息,但第二天发现钱和人全没了。”
震后返乡,“怕亲生父母不在了”
上央视寻亲仍遗憾落空,绝望时想过轻生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过了 10 多年后,2008 年,四川发生了地震;得知这个消息后,杨海军坐不住了。“怕我的亲生父母不在了。” 于是,杨海军带着 2007 年打工认识的女友贾节花回到了四川,他选择在绵阳江油市留了下来,只因为在他模糊的记忆中,母亲曾说过一个带 “阳” 字的地方。“小时候妈妈买卤肉给我吃,特别好吃,我问她哪儿买的,她说了一个地名带‘阳’字,我就记住了。”
在江油期间,杨海军骑着这辆三轮车四处寻亲,车身上贴着寻亲信息。
在江油,他靠着拾荒和摆地摊,挣到钱后就继续寻亲。在这期间,他注册了 “宝贝回家” 寻亲网站,也骑着三轮车,穿梭在各个带 “阳” 字的城市。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但每一次的结果都让他失望而归。
在那些漫长而又孤独的日子里,绝望的杨海军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想回家的执念又再次拯救了他,寻亲志愿者们和好心人的帮助也在支撑着他。志愿者们根据杨海军的描述,为他画了一幅画。画里,有小桥流水,有田地晒坝,那是他记忆中的家。这幅画,也让杨海军在无数次失望后,依然能够鼓起勇气继续寻找。
而事实上,杨海军的老家并非在带 “阳” 字的地方,也正是这段记忆的偏差,导致他的寻亲路蹉跎了数十年。
2019 年,已经 49 岁的杨海军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还登上了央视《等着我》寻亲节目。但最终的结果仍是遗憾:当大门缓缓打开时,母亲并未出现。杨海军当场泪奔:“妈妈,你到底在哪里?”
转机出现,寻亲范围锁定眉山
志愿者及好心人接力,基因寻宗找到家乡 “妈妈,你到底在哪里?” 杨海军一生都在追寻这个答案,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回答。
在几十年的时光里,杨海军也慢慢回忆起了一些重要线索:他有哥哥或是姐姐,亲生母亲叫周素珍(音),父亲似乎叫郭继财(音)。这些并不十分确定的信息,却为他寻亲提供了关键方向。
2024 年,杨海军的寻亲之路终于迎来了转机。根据杨海军模糊的记忆,志愿者们在经过无数次的筛选后,最终将寻亲范围锁定在了眉山市仁寿县龙正镇一带,并在网络上发布了求助信息。
11 月,眉山人童长明看到了这些消息,他被杨海军的故事深深打动,决定伸出援手。作为一名祖源爱好者,他利用基因平台试图寻找线索。经过一番努力,他找到了龙正镇的郭影,两人一起四处打听。十多天的艰难寻找中,却始终没有找到叫郭继财的人。但他们并不打算放弃。
就在他们准备挨家挨户去询问时,一个好消息传来:龙正镇冲天村有个叫郭际泽的人,情况与杨海军的记忆基本吻合。进一步打听后得知,杨海军的父母虽已离世,但大哥二哥还在。于是,童长明赶紧过来给郭家兄弟采了血,以便进行 DNA 比对。后来,志愿者又采集了妹妹郭丽英的血。
而大哥郭小林得知自己小弟被找到了的消息时,震惊不已。“一直以为弟弟早就不在了。” 郭小林说,杨海军走丢后,过了很久他们才得知消息。因为其后爸家附近有不少河沟,就以为杨海军可能掉到水里了。
妹妹郭丽英也说,哥哥走丢后,母亲也到处去找过,但一直没找到。后来听说家附近有个河沟里捞起了个小孩,听衣着描述很像哥哥。但当母亲赶过去时,却一个人也没见到,也不知道那个小孩被送去哪儿了。“所以我们以为那个可能就是哥哥,已经不在了。”
采血那天,和大哥二哥交流后,童长明心里基本确定,杨海军的寻亲要成功了。
假装志愿者打听情况,“我可以回家吗?”
带着所有家当归家,近半世纪流浪终结束这个好消息,童长明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杨海军。因为之前寻亲的过程中,杨海军多次被骗,他担心杨海军再次失望。所以,童长明先联系了杨海军的女友贾节花,把寻亲的情况告诉了她。“他的女友也让我先不要告诉他,等 DNA 比对结果出来再说。”
在等待 DNA 比对结果的日子里,童长明和杨海军联系时,都假装自己是在帮他寻亲的志愿者,只告诉他寻亲的范围缩小了,有了一些线索。“我都不敢多问他,怕他发现。”
直到 1 月 25 日,DNA 比对结果出来,证实杨海军就是郭际泽的儿子。童长明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杨海军。“他刚开始不相信,反复问我是不是真的。” 童长明说,后来,他把大哥二哥的照片发给杨海军,杨海军看着照片,觉得他们和自己长得很像,这才相信了。
2 月 16 日,杨海军带着自己所有的家当,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他都很激动,不停地问志愿者还有多久才能到家。当车子开进仁寿县龙正镇冲天村时,杨海军看到了早已等候在路边的大哥二哥和妹妹,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下车和他们紧紧相拥。
“我终于回家了。” 杨海军说,回家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父母的坟前,告诉他们自己回来了。他还计划向当地政府求助,希望能帮助他办理户籍,找一个住的地方,真正在这里扎根。
至此,杨海军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流浪寻亲生活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